昂霄耸壑网

陈巧生:匠心承今古 巧手铸铜炉

陈巧生:匠心承今古 巧手铸铜炉

 

环耳押经炉(老,藏经纸色)

 

  或许,生匠在陈巧生手中诞生的心承古朴圆润、宝光内敛的今古铜炉,得益于他名字中那个“巧”字。巧手不过,铸铜见到陈大师之后,陈巧还是生匠觉得他质朴淳厚的相貌、不善言辞的心承风格与那些动人心魄的作品相较有点出人意料,让我不由联想到“大巧若拙”这句成语。今古

 

  可以说,巧手陈巧生诞生于一个铜炉世家,铸铜从他祖父那辈算起,陈巧他应该是生匠铸铜艺术的第三代传人了。不过,心承他的祖父陈俊清在光绪年间是以手工制作实用铜器具为业,陈巧生幼年时期,父亲陈如刚就把这门手艺传授给他。在父亲身边,他或多或少看到过一些宣德炉,那些稀奇古怪却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很深印记。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风雨铺天盖地的席卷,被斥为“封建迷信用品”的香炉以“称斤论两”的方式被聚集,被熔化,被重新浇铸成铲子、勺子等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具,这场景让巧生震惊和不解,更让他心痛莫名。直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注重考古与文物,也开放了博物馆,陈巧生才在博物馆里得以见到各式各样“久违”的铜炉:像各种材质的博山炉,佛教的莲花香炉,各种熏炉和印香炉,当然也包括令他神魂颠倒的宣德炉。

 


帝王熏炉(藏金)

 

  以烧香、点香、熏香为内容的焚香是古时候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胄、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祭祀祖先、祈拜天地神灵或驱虫辟秽。皇家焚香的规格与要求非常严格,故而铸造用以焚香的香炉也需要特别讲究,不仅造型上模仿前代炉鼎彝器佳品,铸造工艺也严谨精细。当初宣宗下旨制炉,就特别在意铜质的冶炼,以往普通铜材,只需要炼两三次,炼到五六次就算顶级的了,而宣宗要的是最精纯的铜材,风磨铜起码要炼六次以上,最多的要炼十二次。

 


狮首耳彝炉(五福)

 

  据项元汴《宣德炉博论》中所述:“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如此练出的铜,当然是纯之又纯,而铸造工艺上又采取了优于翻砂法的失蜡法,以这样的材质和烧铸工艺制出的铜器,不仅“金光上亮”,而且十分沉重,已非一般铜器所能比拟。皇帝将造好的铜炉陈设于皇宫内殿,或分赐于各妃子、王府、官府、衍圣公府、神庙、祠坛以及学宫、寺观,偶尔也赏赐于宠幸的大臣,使得宣德炉的名声越发响亮和珍贵。这也是宣德炉历代仿品不断,而且在样式上几可乱真的缘由。

 


嵌金块桥耳三足乳炉

 

  蕴藏在宣德炉中这些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精益求精的选材和制作过程以及“文革”期间那些暴殄天物地摧毁文物的片段,像几股迅疾流淌的小溪,在陈巧生的心中汇聚成一泓重塑宣德炉的奔流。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位艺术大师,与一个民间艺人或工匠的区别,不只是艺术修养和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和文化、国家和民族、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作为陈巧生,从树立起重塑宣德炉这种信念和决心的那一刻起,在内涵上就不再是一名普通的民间艺人。

 


虬龙耳熏炉

 

  然而,决心是一回事,真正付诸行动后,陈巧生才清楚地看到,他面临的困难要远远超出他的想象。首先是宣德炉的式样多系仿古代名器而铸,种类繁多,造型大气,且不说炉体式样,单是炉的耳、边、口、足的制式,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炉边的制式30余种,炉口的制式10余种,炉耳的制式50余种,足的制式也有40余种。具体到什么炉体配什么耳,配什么足,这些规式和根据,他一点都不明白。这就需要他自己去摸索,去设计,而设计首先要过绘图关。所以,从绘画、制图,到雕刻、雕塑,陈巧生重新当起学生,把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练起。

 


冲天耳弦线乳炉(老)

 

  比学习更大的困难是工作问题。陈巧生1973年上山下乡,插队到郊区一个县里做了5年知青,1978年回城,被分配到工厂,在班上一边工作一边研究铜炉,厂领导难免有看法,工友也会对此有意见。所以,2年后陈巧生便辞去工厂工作,自己砸碎自己的铁饭碗,成为在那个把工作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时代的第一批下岗工人,心无旁骛地刻苦学习、潜心研究,从样式设计到制作母本,从翻模铸作到上色做皮壳。精品的铜炉,如果说“外样”还只是个形式的话,那么炉的“体色”才是它的精华。

 


瑞兽耳彝炉(老)

 

  宣德炉体色精妙,所谓“宝色内涵,珠光外观”,不仅是因为合金材质,冶炼次数多,还因为利用了特殊手段,使它形成的皮壳浑然天成,有一种自“远古而来,百色融合”的光彩。宣德炉皮壳的形成,文字上没有具体记载,做法也早已失传,后世诸家仿制的宣德炉常在这一环节上功亏一篑,现代的仿家,多用化学药水涂抹,更是弄巧成拙。陈巧生凭着祖传制作铜具的经验,绝不用化学药水,而是用各种天然中草药调和成汁,然后趁刚铸就的炉体尚有余温时刻,及时涂上,待药汁沁入炉体冷却后,予以打磨。之后,再加温,再涂汁,再予打磨。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涂、磨,前后要经过几十次反复,费时近一个月光景,炉体的皮壳才会慢慢形成。而若要做得精美,达到“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往往得花三四十天甚至更多一些时日,才能让炉体色泽调养得鲜洁腻润而油然有光,达到所谓“深有深妙,淡有淡妙”之境。

 


环耳乳足炉(点金)

 

  皇家的宣德炉体色多达四十七种,经过不断试验、探索、总结,其中比较难以掌控的鳝鱼纹、藏金色、棠梨色、古铜色、青皮壳、枣皮色、雪花金、黑漆古等十多种皮壳,陈巧生都已攻克,而且还创造了其他几种新颖别致的色彩。1982年的一天,当第一次成功仿制的宣德炉端庄秀丽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时,陈巧生眼中一片模糊,是激动的泪水还是微风扬起的灰尘,他一时也难以分清。他成功了,陈巧生仿制的宣德炉,无论是造型、色泽、内在肌理,以及整体上透露的独特魅力,都被公认为一流,被视为不可思议之作。

 


錾刻龙架挂熏炉

 

  作为当世中国铜炉精品,巧生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原料珍贵,铸炉过程中除铜材外,还添加金、银、锡、镁等贵金属,令炉体格外细腻;二,炼次繁多,炉材经过十二炼后炉质纯细,如婴儿肌肤;三,炉呈宝光,遵循古法所制作的宣德炉,无论材质、器型、皮壳、神韵都堪称经典之作,传递出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和厚重感。除了具有“宣德炉”的特色外,更注重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无论在造型上,在体色上,都有所创新,都更加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和艺术追求。比如对传统的朝冠耳狮纽盖香薰炉皮壳改作大红袍色,比如创造性地用画龙点“金”的手法,在“接色”时,加用的每一朵点上去的金花,不仅使炉体色彩更加亮眼,还突出了“龙的传人”意蕴。该炉一经在上海世博会亮相,即好评如潮,很快被外商重金抢购。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师、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和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见到陈巧生的铜炉兴奋异常,当场赞道:“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从此,“巧生炉”之名便不胫而走、声名远播。

 


錾刻螭龙耳猴足方熏炉

 

  各地收藏家闻讯而来,经销商接踵而至,纷纷要求高价购买陈巧生仿制的宣德炉,并要求刻上“大明宣德年”、“宣德年制”等底款。然而,陈巧生为了防止他人利用自己未署名的铜炉加刻宣德字样作伪,同时也怀着欲与宣德炉一比高下的勃勃雄心,所以干脆在炉底刻上“陈巧生”或“江东陈巧生制”的款识。这个行动,非但没有使巧生炉受到冷落,反而更激起藏家们的关注和钦佩,在北京、西安、天津、上海等地,巧生炉受到藏家们一致追捧,台湾的收藏家们更无不以收藏巧生炉为荣。

 


錾刻带座高足鼎炉

 

  2008年10月28日,浙江普陀山举行盛大法会,巧生炉被公推为吉祥三宝的第一宝(另两宝为景德镇瓷器和东阳木雕)。之后,巧生炉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和其他贵宾。全国许多博物馆、著名庙宇也都收藏了巧生炉。特别是北京雍和宫住持嘉木杨·图不丹活佛,特意派人前来定制了辟邪首耳炉、大肚圈足炉各2只。铜炉按要求铸成后,活佛赞叹不已,开光之后,又派专人千里迢迢从北京返回一只给陈巧生留作纪念,另外三只则永存雍和宫。2010年,上海沪东拍卖行对12只巧生炉以惊人的价位起拍后,最后以100多万人民币成交,同年秋冬之际,德高望重的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教授专程来苏州拜访了陈巧生,高度赞美巧生的铸炉技艺,感慨地对人说:“要收藏炉子,只要找陈巧生。”

 


宝焰博山炉(藏金)

 

  陈巧生没有停止试验和探索,他在铜炉的研制和开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寡言少语的他,略带羞涩地只说了四个字:一心一意。这是“巧生炉”成功的关键,也是他的为人本色。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多次用义卖“巧生炉”来为赈灾筹款,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实行义卖,按规定,产品义卖后筹得的款项,可有一半返回,陈巧生却坚持不接受返款。对于这件事,陈巧生的回答不乏幽默:“做事要一心一意,做善事也不例外。取回一半款,岂不是成了半心半意?”

 

 

  陈巧生 1957年生于苏州。字彦岐,号炉香居士,出生于铜炉世家,祖上自清代起从事铜器和铜炉制作,为陈氏铜炉技艺的第三代传人。自20世纪70年代起,陈巧生致力于挖掘、恢复自明代起逐渐失传,至民国时期已完全失传的宣德炉制作技艺。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看到陈巧生的作品后,盛赞“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2011年,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韵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2013年,苏州巧生炉博物馆成功开馆。

 

  收藏热线:0595-28252888 13489850000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东湖街华侨历史博物馆一楼 桑莲居艺术馆

  浏览更多精彩,请进桑莲居网站-铜炉专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昂霄耸壑网 » 陈巧生:匠心承今古 巧手铸铜炉